p1_1_0

學校沿革

歷史沿革

臺灣大學前身為日治時期之「臺北帝國大學」,成立於1928年,也就是中華民國17年,日本的昭和3年。民國34年(1945年),二次世界大戰結束,日本投降、臺灣光復,同年11月15日我政府完成接收臺北帝國大學,改制更名為「國立臺灣大學」,由羅宗洛博士擔任首任校長。

臺北帝國大學採行講座制度,其初設有文政學部、理農學部、附屬農林專門部,第一屆大學部學生59人,1945年光復前擴展為文政、理、農、醫、工5個學部,1個醫學專門部、1個預科,有學生382人。接收改制後,依照我國學制,分設系、科,「學部」改稱「學院」,並將文政學部劃分為文學院及法學院,再加上理、醫、工、農共為6個學院、設22學系。學生人數在34學年度為179人,之後,院系逐漸增加。民國56年開辦新制夜間部,76年成立管理學院,82年成立公共衛生學院,86年成立電機學院(89年更名為電機資訊學院),88年原法學院更名為社會科學院,所屬法律學系改制為法律學院,夜間部與推廣教育中心併編為進修推廣部,91年農學院易名為生物資源暨農學院,92年增設生命科學院。迄111學年度,本校已發展成為具有16個學院,3個專業學院(牙醫、獸醫、藥學),58個學系(含2個學士學位學程),146個研究所(含34個碩博士學位學程),學生人數約35,043人(大學部近17,117餘人),另設有進修推廣學院。

大事年表

年份 記事
1895年 6月18日,本校附設醫院前身之臺灣病院於臺北大稻埕啟用。
1928年 3月17日,公布成立臺北帝國大學,創校初期設有文政學部、理農學部、農林專門部(1943年獨立為臺中農林專門學校),由幣原坦出任第一任總長。
1936年 成立醫學部、醫學專門部。
1941年 4月,成立臺北帝大預科。
1943年 3月,理農學部分設為理學部、農學部。5月,成立工學部。
1945年 11月15日,羅宗洛奉行政院命令接收「臺北帝國大學」,更名為「國立臺灣大學」,由羅宗洛擔任首任校長。成立之初設有文、理、法、醫、工、農等六個學院,包含附設醫院、農場等。
1949年 1月,傅斯年就任第4任校長。4月16日,召開本校第一次校務會議。
1966年 化學系開設本校第一個博士班。
1968年 12月,本校新校歌正式頒布。
1982年 11月,校慶典禮上公布校徽。
1986年 校友李遠哲博士榮獲諾貝爾化學獎。
1987年 8月,成立管理學院。
1988年 3月,學生代表聯合會改名為學生會,會長由全校同學直接選舉產生。
1993年 5月,首開國內各大學自行薦選校長之先例,推舉陳維昭先生為校長。6月接任本校第9任校長。8月,成立公共衛生學院。
1997年 3月,首次舉辦臺大杜鵑花節。8月,成立電機學院(2000年改名為電機資訊學院)。
1999年 8月,成立法律學院,法學院更名為社會科學院。夜間部與推廣教育中心併編為進修推廣部。
2001年 11月,首度於校慶大會頒發名譽博士。
2002年 8月,農學院更名為生物資源暨農學院。
2003年 8月,成立生命科學院。
2005年 6月,《國立臺灣大學校史稿1928∼2004》出版,係本校首度編修校史稿。
2006年 11月,首度於校慶典禮表揚傑出校友。
2007年 9月,與永齡健康基金會簽署合作備忘錄,設立癌症專科醫院。11月,臺大博物館群啟動。
2008年 8月,成立牙醫專業學院、獸醫專業學院。
2009年 10月,英國泰晤士報公布2009世界大學排名,本校名列95,首度進入百大名校。
2013年 8月,成立藥學專業學院。
2015年 1月,本校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、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簽約成立「國立臺灣大學聯盟」。
2016年 3月,「國立臺灣大學聯盟」經教育部核定成為「國立臺灣大學系統」,本校楊泮池校長獲推選兼任首任校長。
2017年 8月,進修推廣部更名為進修推廣學院。
2018年 11月,創校90週年校慶,校慶標語:臺大九十.創新世紀。
2019年 1月,8日管中閔先生就任第12任校長。
2020年 6月,本校發表《大學社會責任報告書》,彙整本校透過校園治理、教學、研究、服務等具體行動,不斷落實大學社會責任的永續藍圖。
2021年 6月,因COVID-19疫情影響,本校首次進行線上校務會議、線上畢業典禮。
2021年 8月,「國際學院」正式成立。啟動「未來大學」方案。
2021年 12月,設立「重點科技研究學院」。
2023年 1月,8日陳文章先生就任第十三任校長。

聯絡窗口:校史館營運組 張安明組長 02-33669804   amchang@ntu.edu.tw

TOP